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简介

来源:园区招商网发布时间:2021-02-15 23:23:45字号:

  沧州渤海新区集各独特优势于一体,自2007年7月成立后,即作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强力引擎被寄予厚望。2011年以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把渤海新区列为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重要增长极。该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勇担重任,自我加压,提出了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两翻,十年翻三翻”的宏伟目标,全力实施“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建设大港口、聚集大产业、发展大城市“三大任务”,开发建设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成效。201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市总量的16.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市总量的26.4%;实现全部财政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总量的23.3%。今年预期目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720亿元,增长41.8%;全部财政收入106亿元,增长20%。新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一、建大港口,打造亚欧大陆新通道桥头堡。沿海临港是渤海新区最大优势。2002年,国家跨世纪工程——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桥头堡黄骅港煤码头建成运营,自此沧州改变了多年有海无港的历史。为实现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运输港向综合大港转变,由单一业主码头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地主码头转变,200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集煤炭、化工、杂货、集装箱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大港。

  黄骅综合港发展优势独特,该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是河北省中南部以及鲁北、豫北、晋北和陕西、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从沧州黄骅港经省会石家庄、山西太原、宁夏中卫,由新疆出境,途径中亚、欧洲到荷兰鹿特丹,将形成世界上最短的被称为超级地理现象的亚欧大陆桥新通道,它比原亚欧大陆桥要缩短500公里,亚欧贸易通过此通道比远洋运费节省20%,时间节省40%,是一条极富国际贸易潜力的国际贸易“黄金走廊”。黄骅综合大港腹地辽阔,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设区市、330个县(市)、1.4亿多人口、2万多亿GDP,占全国经济总量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并且随着西部铁路网的完善,黄骅综合大港的腹地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定位,黄骅综合港将逐步建成河北省东出西联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依托京津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面向朔黄铁路沿线及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河北及“两环(环渤海、环京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按照“黄骅港总体规划”,第一步建成10万吨级;第二步建成20万吨级兼备25万吨级,远期建成2-20万吨泊位100多个的码头群。目前在一期10万吨级建成运营的基础上,总投资303亿元的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有序铺开。坚持边建设边运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腹地,组织货源,努力做大港口吞吐。2011年黄骅港首次跻身全国年吞吐量超亿吨大港行列。2012年提前两个月突破亿吨,整体吞吐量达到1.3亿吨,比上年增长12.4%;其中集装箱运输突破10万箱,共完成10.2万箱,开创了国内港口集装箱码头当年投运新纪录。力争到2015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远期即2020年达到5亿吨,真正成为集煤炭、石油、化工、杂货、集装箱于一体、渤海湾具有战略地位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大港和名副其实的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

  二、聚大产业,项目招商不断发起新攻势。黄骅综合大港建设有力拉动临港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依托港路、区位、资源等综合优势,渤海新区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规划了260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倾力培育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和港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临港产业,加速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支撑,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新型工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北方化工产业基地、河北南部特钢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华北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和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

  围绕做大临港产业,擦亮用好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土地资源优势、体制机制及政策支持等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独特优势和“金字招牌”,以国内外500强和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尤其是去年以来按照“南征北战、东出西联”的招商思路,连续发动招商引资新攻势,先后在北京、上海和西安举办了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共签约各类项目64个,总投资1673亿元,均为亿元以上项目,协议引进外资6亿美元,在对接京津产业技术转移、寻求与长三角战略合作和开拓中西部腹地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全年共落实和推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07个,总投资达9415亿元。其中包括竣工投产项目70个,总投资587亿元;续建项目99个,总投资1728亿元;预计新开工项目96个,总投资1385亿元。中电投、中国国电、法液空、美国嘉吉、香港华润、神华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中钢、中化集团、北汽集团、中航工业等一批“中字头”、“国字头”及“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企业项目纷纷落户渤海新区。据统计,2012年该区132家入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家,分别是中海油中捷石化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中铁装备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鑫海化工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

  同时,加快渤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依托综合大港,在港区外建设现代化配送中心、保税区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于一体的港口物流和进出口商品集散服务基地;依托中钢、中铁、上海宝钢、美国嘉吉等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建设钢铁产品、铁矿石进出口基地;依托邯港铁路,建设沧州港口铁矿石进口及转运基地;依托液体化学品码头,以沧州大化、沧州化工为龙头,加快建设渤海新区临港化工园区,形成石化产品物流基地。同时,加快综合保税区申报进程,推进大通关建设。

  三、建大城市,打造宜居宜业滨海新城。港口是龙头,产业是核心,城市是支撑,推进港、产、城良性互动,构建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滨海新城,是渤海新区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正在建设的黄骅新城是河北省重点培育的三个百万人口沿海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打造的生态示范城,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到2020年,黄骅新城人口将达到100万。目前,该区投资近亿元,委托中国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设计单位完成了城市概念设计、新城控详规及29个专项规划编制,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见规模、十年成中心”的构想,着力实施以“三区启动、两带并行”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3+2”工程,即新城起步区、黄骅老城区和城市核心区“三区启动”,倾力打造南排河景观水系带和津汕高速生态绿化带。其中:

  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的新城起步区已经启动,共谋划实施各类项目42个,总投资约200亿元。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波兰新松奇商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已经落地;以捷克馆、斯洛伐克馆为主体的世博欢乐园已正式开馆;27洞高尔夫球场和盛泰五星级酒店已建成使用;港城通道工程竣工通车;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影视教育节;博海公园、企业总部、中国儿童影视实训基地、百万平方米居住小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围绕城市核心区建设,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设计方案,投资2.7亿元完成了土地预征,积极引进了泛华集团、中铁二十三局等战略投资者,总投资60亿元的首批项目正在启动,“一核三区”加快建设(500亩核心水景、文化区、商务区、行政区),“一轴两带、双心引领、生态网络、八区协调”的加速形成(“一轴”:集聚市级商业展览、休闲、行政服务以及生态休闲等功能的城市发展轴;“两带”:城市景观带和公共空间景观带;“双心”:麒麟湾商贸文化中心、城际站商业休闲中心;“生态网络”:依托现状水系,打造以麒麟港、地坤湖以及城际站站前水系公园三大生态景观节点为主,水绿交融的绿色生态网络;八区:即商展文化区、商业休闲区、品质居住区、行政服务区、绿地休闲区、生态景观区及创智研发区)。

  四、人才特区,为新区建设提供强劲动力。为推进渤海新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各类型高素质人才。为此,渤海新区坚持引资、引技与引智同步进行,全面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力争三年内引进10所国内顶尖科研院所、10所大学齐聚新区,争取五年内形成100名专家教授、1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00名高技能急需人才、10000名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100个创业团队的人才规模,并出台系列文件,为引进和留住人才提供优惠待遇,创造良好环境。目前“渤海新区院士工作站”已获准成立,首批院士进驻办公;聘请各类专家顾问107人,建立创新创业团队12个,引进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345名。此外,达力普、临港化工等重点企业也获批设立了自己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打造新区建设核心竞争优势。今年将继续加强与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华南理工等知名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快大连物化所国家级新能源催化剂实验室、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国家级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已落实的18家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建设进度,继续推进和建设国家和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年内计划再引进和建立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10家,力争使全区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总数达到30家,到“十二五”末,全区所有企业都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25%。